1、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,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.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,宫殿,苑囿,陵墓,城楼,府*,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,次要殿屋,属于高等级建筑.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,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,属于低等次建筑. 大木大、小式建筑区别为: ①间架,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,特例用到11间,通进深可到11架,特例到13架.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,通进深不多于7架,古建设计,一般以3,4,5架居多. ②出廊,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,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,不许做周围廊. ③屋顶,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.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,悬山及其卷棚做法-,不许用庑殿,歇山,不许做重檐,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. ④大木构件,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,古建模型,也可以不用.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.在梁架构件中,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,随梁枋,角脊,伏脊木等构件.
2、合角吻:重檐建筑的下檐槫(音团tuan)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.
3、螭首:①传说中的怪兽,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,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. ②古代彝器,碑额,古建,庭柱,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**像.
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悠久的、静定的。《易传》中所谓“可久可大”,《老子》中所追求的“天长地久”“深根固蒂,长生久视”,中式古建,董仲舒所 谓“道之大原出于天,天不变,道亦不变”等永恒观反映在建筑上,则导致“守常”意识的产生,所以我国古建筑在建筑立面形象上,从秦到清代的 两千余年中,古建台基、古建柱子加斗拱、古建大屋顶这三段式的基本造型依然如故。在平面组合上也往往不分使用要求,都以单体和院落沿地面向外扩展。